近日,中核集团海南核电与核动力院联合研发的“次临界刻棒技术”国内首次工程应用圆满完成。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“次临界刻棒技术”,并成功实现工程应用。其规避了机组大修启动物理试验的非计划停堆风险,同时节约了大修关键路径时间,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。
如果把反应堆看作一台高速行驶的列车,那控制棒就是控制列车行进速度的刹车,每次停堆换料启动前,开展控制棒控制能力的验证,精确的校准“刹车”能力,是保证反应堆安全运行的基础。传统的控制棒价值测量方法,需要在反应堆临界后开展,即在已经行驶的列车上验证刹车功能,有意外“停车”的风险, 而次临界刻棒,则通过对反应堆内空间效应的模拟在“停车”状态下验证控制棒的功能,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
刻棒技术是海南核电与核动力院强强联合研发的成果。核动力院于2014年成立科研攻关团队开始次临界刻棒方法研究,掌握了扎实的理论技术,亟待实践检验;海南核电拥有丰富的启动物理试验实践经验,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,让次临界刻棒技术迈上了应用的征程。次临界刻棒技术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要坚持安全发展、创新发展,坚持和平利用核能,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”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。联合研发项目启动以来,团队始终秉持着“严谨求真,创新敢干,合作共赢”的理念,强化团队整体·协同力度,破解项目进展重、难点问题。
项目历时三年,经历了理论计算、试验方法开发、模型建立、试验验证、安审对话、批复应用多个阶段,团队成员一步一个脚印,解决了次临界状态下中子波动干扰、控制棒价值空间修正、堆芯次临界度修正等多个难题,成功实现了次临界刻棒技术的研发。同时,通过开展周密的现场试验准备工作,从对规程的反复研习,到试验过程的详细推演,再到数据处理软件的不断调试,最终成功实现了次临界刻棒的工程应用。
我国核电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、由弱到强、从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的非凡历程,实现了从跟跑、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赶超。新征程上,我们将始终牢记“强核强国、造福人类”的职责使命,锚定目标,为推动核电技术高质量发展、续写核工业的新辉煌而不懈奋斗。